首页 放生时间 放生感应 放心吉时 积福放生 环保放生 放生原理

放心吉时

放生田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,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关怀(下)

来源:http://www.027fs.net 作者:长沙放生增慧群 发布时间:2024-01-20
摘要:7、慈悲可分为三类,南本《大般涅槃经》做这样的界说:8、慈有三缘,一缘众生,二缘于法,三则无缘。一切众生皆需依存环境而生,环境的健康与整全是给予众生所需之物最基本、必

一、合肥适合放生的地点

1、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关怀(下)

2、林朝成(成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)

3、伍、佛教的环境关怀:一个初步的构想

4、智慧解脱与慈悲利他是佛教的二大基本法则,若以一句话来概括大乘菩萨的慈悲,则可以说是悲智双运的慈悲。如果把慈悲与智慧和基进生态学与关怀伦理学相类比,基进生态学偏于智慧面,关怀伦理学偏于慈悲面,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指涉,才可能构成一完整的生态伦理学。因此,从时代的适应与实践的动力为着眼点,本文提出三个原则以做为佛教式的环境关怀伦理学。

5、以慈悲为本的环境关怀伦理学

6、慈,就是爱护众生的意思,所以常常谋求安稳快乐之事,希望能够丰富饶益利益众生;悲,就是怜悯众生的意思,怜悯众生轮回于五道[58]之中,受种种生理与心理之苦。

7、慈悲可分为三类,南本《大般涅槃经》做这样的界说:

8、慈有三缘,一缘众生,二缘于法,三则无缘。…众生缘者,缘于五阴愿与其乐,是名众生缘。法缘者,缘于众生所需之物而施与之,是名法缘。无缘者缘于如来,是名无缘。慈者多缘贫穷众生。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。若缘众生则不缘佛。法亦如是。以是义故,缘如来者名曰无缘。世尊!慈之所缘一切众生,如父母、妻子、亲属,以是义故,名曰众生缘。法缘者不见父母、妻子、亲属,见一切法皆从缘生,是名法缘。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,是名无缘。[59]

9、众生具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阴,而就众生身(色阴)、心(受、想、行、识四阴)两方面来给予安乐,这叫做众生慈悲。就众生之间的关系,如父子、妻子、亲属等关系,来行慈悲,这种局限于亲疏关系的,也叫众生缘慈悲。

10、众生缘慈悲,可以说是基于“人之常情”而起的慈悲,起于人的朴素情感的慈悲,正是人与众生(人类和非人类动物)建立起关怀的关系的动源。但就众生平等观而言,众生缘慈悲极有可能会囿于“人情之私”,或者局限于家庭本位,或者随顺个人好恶,而未能大公无私地予一切众生乐,拔一切众生苦,所以众生缘慈悲有其理论与实践上的限制。

二、2023年替邻居家放生乌龟可以吗?

1、众生缘慈悲是给予能令众生身心安乐之物,法缘慈悲则指给予众生所需之物,其范围超过身心安乐的要求,只要众生所需要,足以免除痛苦的,能得安乐之一切资具,都在法缘慈悲所布施给与的范围之中。

2、而法缘慈悲的思维方式,并不是由“推己及人”或者“亲亲而仁民”这种向外辐射的扩充实践方式。实行这种慈悲者,心中并无父母、妻子、亲属等亲疏之别,而是就“诸法缘生”的角度,视众生平等无差,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来对众生与乐拔苦。

3、“诸法缘生”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诸事物以及生命,都由无限的因缘而起灭,一切存有彼此互为因缘、互成因果,在无限的因果轮回之中,每一众生在无限时空中,或为亲子或为怨敌,然而不论亲子或者怨敌,怨亲之间仍有着一看不见的因缘缠绕彼此,所有的因缘乃支撑“存有”之为此时此刻之“存有”的条件。是以自因缘观来看,怨亲是平等地与“我”相关连的,是以众生不论是怨是亲,对行法缘慈悲者而言,都需平等相对,不能有所差别。法缘慈悲所指涉的关怀伦理,可建构起环境的关系项。一切众生皆需依存环境而生,环境的健康与整全是给予众生所需之物最基本、必要的条件,因此,法缘慈悲可做为环境关怀的态度,与基进生态学相结合,以促成被关怀方(众生与环境)的生存权利与自由。

4、无缘慈悲就是“无所缘”(没有原因、条件)的慈悲。一般慈悲的对像是贫穷众生,对于贫穷众生与乐拔苦称之为慈悲;无缘慈悲其慈悲的对象乃是如来,但如来是觉悟者,是真如实相的体证者,永离贫穷痛苦,早登极乐之境,何以能够与乐拔苦?没错!正因吾人为不能对如来与乐拔苦,是以对如来行布施慈悲之时,实际上等于无任何慈悲可行,而众生正是尚未证悟的如来,因此对众生行慈悲时,也不可以说是在行慈悲。因此无缘慈悲,就是不执著于法相(存在的差别相)以及众生的差别相,乃至不可存在慈悲的意识而行慈悲。所以,无缘慈悲是超越了慈悲、超越了道德的慈悲。

放生田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,基进生态学与佛教的环境关怀(下)

5、无缘慈悲的基础乃是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。诸法因缘而生,因缘而灭,其性本空,法无自性故称为“法无我”,人无自性故称为“人无我”。能够体会人无我、法无我,二种无我,所得到的智慧,就是不执着的智慧,不执着人(主体)及法(客体)之有无、生灭,以一种不着两端的中道观点来看这世界,不因有而喜,不因无而悲,不因死而悲,不因生而喜,随时保持清净不受烦恼,不为无明所蒙蔽的状态。能观诸法无我的智慧,必然已超越了悲喜之情,同时也超越了人我以及物我的区别。在缘起法之中,一切存在的诸法,彼此相依相待,并未有一法高于另一法而,或者独立于另一法之外而存在,因而行慈悲者绝不优于受施者,因为二者与所施之物都是依于因缘而存在,慈悲的行为一样也是施者、受者、所施物三因缘所成的结果,故慈悲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存有。

6、以诸法毕竟空所行的慈悲,已完全扬弃慈悲的道德意识,是依智慧而行的慈悲。无缘慈悲是没有任何悲情的慈悲,诸佛行无缘慈悲之时,虽怜悯却不哀伤,虽然同情却不跟着哭泣。

7、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关怀伦理学,提供给关怀伦理学纯粹的宗教灵性的资源,以做为平等观的终极理想。就这三种慈悲和关怀伦理的相应关系,印顺导师的提示是个关键的领会:

8、佛菩萨的实证,如但证空性,怎么能起慈悲?所以慈悲的激发、流露,是必缘众生相的。但初是执着众生有实性的;次是不执著有众生,而取法为实有的;唯有大乘的无缘慈,是通达我法毕竟空,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。有些人,不明大乘深义,以为大乘的体证,但缘平等普通的法性,但是理智边事,不知大乘的现证,一定是悲智平等,离慈悲而论证得,是不能显发菩萨的特德的。[60]

9、慈悲是不能离开众生的个别特殊情境,慈悲者以众生的需求与情感的回应为核心泉源,因此,有情的世间必然也是慈悲的体验世间,三种慈悲境界可视为环境关怀的三个纵向的进程,以为关怀伦理的基本态度。

10、以苦、无我为核心的环境关怀态度的培养与实践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时间表 | 放生感应 | 放心吉时 | 积福放生 | 环保放生 | 放生原理

Copyright 2019-2030 长沙放生增慧群 长沙放生龟_长沙放生方法_长沙放生的鱼从哪里买_长沙放生增慧群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