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放生因果 放生乌龟 放生时间 放生流程 放生仪式 放生什么 放生来源 放生念诵 放生泥鳅

佛法初识

第45集布施三根本及果报较量

来源:http://www.027fs.net 作者:善缘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:2023-02-28
摘要:这个原理盼望人人都能够掌握,才没有会对布施的因果无知无识,不然就会像某些人,处处勉力广种福田,然则所种的却是毒田,那末下世只会收成剧毒的果报了。比如说,有两人配合

陆正元教师

列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:

谢天谢地!

接待人人收看《菩萨正行》的节目,本日我们仍然是要谈有关于布施的各类不同。由于布施是菩萨建集资粮最主要的基础作业,所以 世尊为我们所开示的极度多、极度细,期待菩萨们都能明晰布施的主要,而且可以如法的布施,欢欣的布施。

世尊正在《优婆塞戒经》傍边开示说:【善男人!统统布施有三基础:施于贫困,以怜愍故;施于怨家,不求报故;施福德人,心喜敬故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意义是说,统统布施可分为三种基础种别,所有的布施皆不离这三种基础种别。这三基础,共有三种工具:便是贫困者、怨家和有福德的人。由于工具的分歧,也就产生了正在布施时三种分歧的善念:第一种之所以会布施为贫困人,是由于怜惜心的原因,这是一样平常最广泛的景象。第二种是布施为怨家,明了解布施为他,他必定不容易回报为您,但您只是想和他把恶缘为善了,纯洁只是建集福德,行菩萨道罢了。第三种是布施为有福德的人,便是怙恃、师长等报恩田,和三宝等好事田,或者是其他有福德的人;这是由于看到有福德的人,心中欢乐有敬重心的原因,所以就布施扶养他。佛陀说这三种布施的工具和三种布施的善念,是统统布施的基础,皆不是为了求回报而去作布施,所以皆是清净的布施;所以说如是离开了这三种清净的心情,那末就不可以称作是布施了。

接着 佛陀为我们开示说:【善男人!若人多财,无量岁中扶养三宝,虽得无量福德果报,不如劝人共和互助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意义是说,假如有些人财帛良多,他正在无量的年龄傍边,还持续的正在扶养三宝,皆是本人很勉力的正在作,虽然未下世能够获得无量的福德果报,可是本人独自作,却不如劝他人配合互助来得好。所以说,我们建集福德,没必要全数本人一个人去作,假如能够分一部份给他人,配合来作最好;而所节省下来的部份,我们能够另外再找另外植福人缘,然后再找他人一同作,这模样能够让更多的人,还皆发动善心、增加福德,配合来造诣善业和佛法上的好事。能够那样作的人,到未下世不单福德宽大,并且会有特别很是多、特别很是多的人间法和佛法上的家属,将来正在作任何事的时间,还绝对不会是难鸣孤掌;由于他的人间家属、法亲家属皆会良多,这模样菩萨道还就会更快速地圆满造诣。所以我们要布施和扶养的时间,别忘了多劝一些人来配合造诣喔!

佛陀又说:【若人轻于少物恶物,羞没有肯施,是人增加下世清贫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这意义是说,假如有些人以为本人所有的财物太少了,大概以为想要布施出往的财物没有够好,因而心中就觉得惭愧,嫌人家笑话而没有肯拿出来布施。佛陀说:像那样的人,就会增加本人将下世的清贫。假如说,这类毛病的心态一向没有纠正,那末就会致使本人,将来一世比一世更清贫,更拿没有出财帛来布施,而堕入到恶性循环下往。所以我们万万没有要有这类没有正确的心态往和他人比力,以为本人的布施太少,没有好意义,因而没有往布施。有聪慧的人应该是要这模样想:“我由于过往世布施少,所以这一世福德就少;为免下一世的福报仍是持续少,所以假如碰到福田、大好福田的时间,没有管财帛再如何少,还都要掌控机会种福田啊!由于那样能够转变将下世持续贫困的果报。”

正在《贤愚经》傍边,有这么样一个故事:有一名贫困的老太婆,她是一名大父老家庭中的仆众,有一次她拿着水瓶,要到河滨往装水,她想到本人平生的劳累,的确生不如死,因而就疼哭了起来。这时间 佛陀的门生迦旃延尊者,恰好颠末看到了,尊者就请老太婆先往沐浴清净,然后再教她要布施。老太婆回答说:“尊者啊!我这么贫苦,不名一文,该怎么了布施呢?”尊者就请老太婆拿了他的钵,往取了一些清净的水,因而老太婆就取了一钵清净的水来供养了迦旃延尊者。尊者接受今后,就为她祝贺,而且教她要持斋茹素,还教她念经的各种好事。老太婆听了,回往就根据尊者的教诲来念经,正在那天中午的时间,她就命末,而往生到忉利天往享天福了,厥后还因为某个人缘,而成为了高眼净的初果人。

由这个佛典故事,我们就能够认识到,纵然是不名一文,还照旧能够布施的。只如果披肝沥胆的依 佛陀的教诲而行,那末将来的命运,皆是会渐渐改进的。又像是正觉同建会,流畅许多发扬正法、破斥邪说的册本、小册子和传单,还常常会收到有些人划拨台币两十元、五十元的助印款,虽然邮局的划拨手续费、再加上收据的印制费和邮寄费等,皆曾经不止两十元了。但正觉同建会照旧一样用欢欣心来看待,由于他这两十元、五十元,布施正在正法的大福田中,他正在将下世,就能够获得很大的福德啊!纵然有的人,会尤其写明免寄收据,然则正觉同建会照旧一样按照顺序来寄发,由于十方财帛的因果是很重的,所以必定皆要照礼貌来处置的。

第45集布施三根本及果报较量

佛陀接着又依布施时,财物、施心和福田巨细,这三种状态的差异分歧,分为五种景象来为我们阐明未下世发生果报的差异分歧。佛陀开示说:【若人共施财物,福田、施心俱等,是两得果无有差异。有“财、心俱等”,福田胜者得果报胜。有“田、心俱下”,财物胜者得果则胜。有“田、财俱下”,施心胜者得果亦胜。有“田、财俱胜”,施心下者得果不如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这第一种景象是:布施的财物、福田和施心都不异,所以得果也就没有差异。比如说,有两人配合布施一笔财帛,并且配合布施给同一个福田,并且他们两人都以一样的尊重心、欢欣心往作布施,因而他们所布施的财物、福田和施心全是同等的,那末这两人未下世,所得的果报就不会有差异。

第二种情况是:布施的财物和施心一样同等,但是福田巨细差异。比如说,有三小我私家各以一样多的财帛,和一样的尊敬心,别离布施给三位差异的法师,但是这三位法师的心性和建证好坏皆差异。比如,一名是曾经见道开悟了,他的心性很好,性障还皆消除;第二位法师还开悟了,但是性障、习惯还很重;第三位法师则是还没有开悟,仍然是个凡夫。这三个福田的证境、好事皆不一样,那末跟着所扶养的福田他所建的好事崎岖、胜劣的差异,就会招致作布实施的人,他未下世果报的不一样:如果扶养到还没开悟的离欲建行人,下世是获得十万倍报;扶养开悟的法师,那但是无量报啊!由于福田殊胜的原因,果报就和其他人差异。虽然三位檀越的财物和尊敬心是完全相同的,但由于福田有差异,因而他们三位所得的果报就有差异。

第三种景遇是说:若是福田和檀越的扶养心皆不高,皆不堪妙,这时候就依檀越所扶养财物的多寡、胜劣,来决意果报的胜劣了;扶养的财物比力好的檀越,未下世获得的福德果报就比力殊胜,这便是“财物胜者得果则胜”。第四种景遇是:被扶养的福田和用来扶养的财物皆不高,但是有一名檀越的尊重心比其他人殊胜,那末他正在未下世获得的果报,就会比其他人来得殊胜。第五种景遇是:福田和所扶养的财物皆一样殊胜,但是几位檀越当中,此中的一名其实不是以欢乐心、尊重心、至恳切来布施,成果就会致使他未下世获得的福德比其他的人差。

所以由 世尊的开示,我们能够掌握,差别的布施情况和心情,会有差别的福德果报。我们理解这个因果的原理今后,正在布施时就应该要以致诚恳,和优越的财物来布施,与此同时也要挑选好福田来布施,万万没有必要挑选破法者或是严峻违犯十重戒的坏田来布施。这个原理盼望人人都能够掌握,才没有会对布施的因果无知无识,不然就会像某些人,处处勉力广种福田,然则所种的却是毒田,那末下世只会收成剧毒的果报了。

世尊又开示说:【善须眉!智者施时不为果报,何以故?定知此因必得果故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这一小段经文为我们阐明,世尊已为我们开示了不一样的布施因果,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简择,以可以获得最好果报的体式格局和心态往布施,但是正在心中却不需要往贪求果报。由于有聪明的人已掌握,福德果报是形影不离的紧跟着檀越,绝对不容易平白无故消失掉,那末又何须正在心中挂念福德果报呢?心中离别计算,就会失往了至恳切,反而使得施心变得更不高,而使得果报变得更差了。所以我们不需要顾虑果报的巨细,就随缘往作布施,才是有聪明的人啊!

接下来,我们再来商量,什么样的人没有能作布施?什么样的人是大檀越?佛陀为我们开示说:【若人无慈,没有知恩德,没有贪圣人一切好事,惜财身命,贪着心重,如是之人没有能布施。智者深观一切万物,求财物时没有惜身命,既得财物能舍施人,当知是人能捐躯命。若人悭悋没有能舍财,当知是人亦惜身命;若捐躯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,当知是人是大檀越。】(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五)佛陀在这儿,是教诲我们窥察:假如有些人由于没有慈心,所以没有愿意利乐有情,他人对他有恩德时,他还没有懂得要戴德、报恩,所以他还没有乐趣寻求圣人一切的般若德取摆脱德,他的心中只体贴珍惜本身的色身、生命和财物,贪着心异常的重;像如许的人,他是没有可能会去布施的。假如这小我如斯的吝啬,没有能救济财物为他人,那末我们就该当晓得,这小我必定还是临阵脱逃的。世尊说:假如一小我在获得财物以后,一向很贪恋那些财物,一点皆没有肯布施进来;我们就该当晓得,这便是未下世中的贫困种子,是以未下世贫困种子就会发展抽芽,他就只好持续贫困了。所以有聪明的人,万万没有要种下这未下世的贫困种子。还信赖大师,晓得贫困的缘故原由以后,就皆没有会再去种它了。

反过来说,当我们深入往窥察一切万物,假如有些人他正在寻求财物时,是不吝身命的,可是获得财物以后呢,他却可以寒舍而布施给须要的人;那末有聪明的人就了解,这小我是连色身、人命都可以舍弃的。假如一小我,他可以舍弃色身、人命努力地往求得财物以后,居然还可以把饱经风霜求来的财物布施出往;那末我们就应该了解,这小我是个大檀越。

世尊曾经正在《契经》中说过:正在四世界中,我们南阎浮提洲的人,有三件事情赛过其他三大洲:第一是勇健、第二是有忆念之心、第三是身口意行清净。什么是身口意行清净呢?也便是说,他虽然没有天眼能够瞥见未下世的果报,可是却能够为未下世的善净果报,预先种下清净因、福德因;他看没有见果报却情愿往作,所以叫作身行、口行、意行清净。第二个念心,便是念念想着布施,由于有这个心,所以南阎浮提洲的人,没有惜身命而求得财物今后,却能够把吝啬之心废除;而且布施财物出往今后,还想着下次有什么时机再来布施。那什么叫作勇健呢?便是布施了今后,他心中没有忏悔,而且还能够划分福田照旧毒田,他能够正在福田中作布施而阔别邪法的毒田,这个就叫作勇健。

佛陀说勇健、有忆念心和身口意清净这三种心,是阎浮提的众生才有的,别的三大洲的众生全是没有的。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中央,但我们还该当常常去检视,我们自身是否是都有勇健、念心、身口意清净这三个善法呢?

由于时候的干系,我们本日的节目就阐明到这里,感谢列位菩萨的收看。

敬祝列位菩萨身心安乐,统统无碍,福慧增加,早证菩提!

谢天谢地!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因果 | 放生乌龟 | 放生时间 | 放生流程 | 放生仪式 | 放生什么好 | 放生来源 | 放生念诵 | 放生泥鳅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善缘放生协会 放生泥鳅_放生泥鳅的十大好处_放生泥鳅的真实功德_放生泥鳅的感应_善缘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